“這個叫奧羅曼塔里那洲,那叫舍地洲,下面還有迦木羅洲、普羅迦木羅洲、提河洲、碧提湖洲……” 頤和園萬壽山的四大洲建筑群中,這些難以發(fā)音的建筑物的名字,都被保潔師傅張旭解釋得清清楚楚。 夾雜著歷史知識,講述的故事吸引了無數(shù)游客的點贊……這幾天,保潔隊長張旭成了大家口中的“最強掃地僧”。
“請問,前面怎么出去?”……10月8日下午,我看到張旭時,他正低著頭,拿著掃帚和簸箕掃地。 聽到游客問路,他把工具靠在墻上,雙手在工作服上搓了搓,指著前方說:“這棟樓后面有一個出口,是一個坡道,你從坡道下去,就到了?!蓖疫呑??!?繼續(xù)沿著路走……”
前來問路的游客不少,前來一睹“掃地和尚”風采的市民也不少。 除了回答大家的問題之外,張旭的腳步和手中的掃把從來沒有停止過。
看到山路上的亭臺樓閣都干干凈凈,張旭放下掃把,聊起了往事。 他從小就喜歡古建筑。 他曾經(jīng)參觀過頤和園,立刻就被這里的建筑所吸引。 他想,如果自己能一直留在這里該多好。 讓他沒想到的是,2021年底,他居然來到了頤和園,負責四大洲的保潔工作。
“剛進花園的時候,我很緊張,一切都很陌生,甚至可能會迷路?!?張旭不想白來,從上任那天起,他就開始了自己的研究。 每天下午1點下班后,我就潛入買來的書堆里,查找建筑、歷史、宗教等各種信息。
因為喜歡,所以不覺得無聊。 當我遇到不認識的單詞時,我就在字典中一一查。 對于普通人來說,那些陌生又晦澀的名字,張旭讀一兩遍就能記住,然后掃視每一棟大樓,一一核對……這兩年,這里的每一扇門,每一扇門,每一塊磚頭已恢復。 娃已經(jīng)很熟悉了。
我每天早上5點開始工作,一天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四大洲打掃五六次,行走數(shù)萬步。 所以當網(wǎng)友驚嘆“這么多家里的寶貝”時,張旭干脆說道:“我天天看,好熟悉,張嘴就來了?!?/p>
久而久之,張旭樂于研究的不僅是四大洲,還有頤和園的主體建筑,小到一副對聯(lián)、一塊牌匾。 “我感覺這些古建筑特別親切,有一種難以形容的感覺?!? ”
說起自己在網(wǎng)絡上的走紅,張旭很驚訝,“10月6日,我遇到幾個游客在看書,看著這些建筑。見他們有點困惑,我就過去糾正他們。過了一會兒“這種情況很常見,我們工作有空的時候也會給游客介紹景點?!?/p>
“向大師致敬!大師果然在民間?!?具有多年旅游經(jīng)驗的國家高級導游周晨是現(xiàn)場的游客之一。 當時,他和幾位同事正在翻閱《圓明園志》辨認圓明園后山的各種建筑,突然被張旭大師攔住,“張大師介紹了這座建筑本身,還解釋道:意義、歷史、美學等都解釋得很清楚,比書上詳細得多……我們回來檢查了當時錄制的視頻中大師所說的每一個字,沒有任何錯誤。 ” 周辰更加佩服了。 是的,張旭說完之后,大家連連稱贊,但張旭卻什么也沒說,轉身繼續(xù)??掃地。
“這真是最強的‘掃地僧’!” 周辰說道。
來源 | 北京日報客戶端
Copyright ? 2012-2024 云木匾額制作廠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30156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