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人”字怎么寫。 如果“男人”這個詞的最后一筆筆直向下,沒有向上的鉤子,通常會被認為是拼寫錯誤。 然而,故宮各個宮殿的匾額上的“男”字,卻不是一點鉤都沒有。 為什么? 其實,這里還隱藏著一個關于朱元璋因寫匾得罪朱元璋而被斬首的真實故事。
末尾無鉤的“門”字書寫源于宋代。 相傳南宋遷都臨安后,玉皇宮被水淹并著火,宮門全部被燒毀。 有大臣報告說,宮中匾額的“門”字最后一筆有一個帶有火筆的鉤子,所以會吸引火。 為了避免火災,請燒掉所有這些牌匾。 從此,宮內任何寫有“門”字的牌匾都不能被鉤住。
明朝初期,逐漸修建宮殿、官邸、城門。 有一次,朱元璋命詹熙元為太學集賢門題寫匾額。 詹熙元是明初著名書法家。 他在朝廷中擔任學者,經常為宮殿和衙署題寫匾額。 人們驚嘆于他的書法,珍視他的書法。 為此,詹熙元被稱為“朝廷第一皇帝”。 寫匾額時,他將“門”字的最后一根豎線向內勾去,稍高一些。朱元璋見狀,大怒,說道:“我本來是想召賢士,卻想閉門堵住賢士的去路?”于是下令將詹熙源斬首,并用粉畫出“人”字,一勾。
從此,明代所有的宮殿、衙門、城門上的“門”字都沒有了鉤子。 不僅南京城如此,朱棣修建北京城時也遵循了這一傳統(tǒng)。
清代故宮的建筑總體保持了明代的原貌,只是城門、宮門上的匾額進行了更名和更換,主要是增加了滿文和滿漢文。 但“男”字不帶鉤的獨特習俗仍頑固地保持著。
Copyright ? 2012-2024 云木匾額制作廠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30156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