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內(nèi)的宮殿大多都懸掛著匾額。 最著名的大概就是太和殿、和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上懸掛的匾額。 由于太和殿游客太多,我放棄了對太和殿正中的“建基歲游”匾額拍照。 建吉遂佑的意思是:皇帝擔(dān)負(fù)著侍奉天子、侍奉蒼生的雙重神圣使命。 他不但要承天立法,還要愛民順大道。 云芝的手中,正中懸掛著中和殿的匾額。 “云之絕中”是指言行不偏不倚,符合正道。攝影/黃華
皇建筑有柱,匾額掛在紫禁城保和殿內(nèi)。 “皇見有己”是指國王在制定政事時必須采取中庸之道。 基本是不偏不倚,取中庸之意。 也可以理解為皇帝制定并建立了世界上的最高標(biāo)準(zhǔn)。 攝影/黃華
故宮干清宮懸掛的匾額端正明亮,原來是順治皇帝親筆題寫的。 “正義光明”出自宋代大師朱熹所著的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八復(fù)周易公》:“范公心若正直,則無有。”舊怨已盡,歡樂之義,為國真。” 它的意思是。 言行誠實(shí)、誠實(shí)。攝影/黃華
蘭宮延禧宮,故宮寧壽宮東配殿乾隆御筆匾。攝影/黃華
故宮寧壽宮長吟閣三層戲樓底層舞臺上掛著的匾額“呼天軒宇”,可以理解為這座戲樓就像一個充滿歡樂的小景點(diǎn)。攝影/黃華
慈太后萬壽之際,紫禁城壽康宮明鑒殿中懸掛著乾隆皇帝的御書。攝影/黃華
壽國香臺故宮賢若閣內(nèi)懸掛著乾隆皇帝御書匾額。 賢若閣位于慈寧宮花園北部的中心位置。 是清代皇太后及妃嬪禮佛的地方。攝影/黃華
長光,懸掛在紫禁城翊坤宮的銘文。 翊坤宮曾是內(nèi)廷西六宮之一。 是明清兩代妃嬪居住的地方。 原名萬安宮,明嘉靖年間改稱翊坤宮。 清代曾多次修繕。 光緒年間,為了慶祝慈禧五十壽辰,宮殿與儲秀宮相連,形成四合一院的布局。攝影/黃華
Copyright ? 2012-2024 云木匾額制作廠 版權(quán)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3015682號